预先控制图与传统控制图的优点

VIP免费
预先控制图与传统控制图的优点
特性 传统控制图Control Chart 预先控制图Pre-control
1简单 复杂——控制线的计算。 简单——控制在规格宽度的中
间的一半。
2作业员之
使用
困难——只有画图,解读不清
楚
容易——绿色和黄色区,很实
用。
3数学知识 具备——必须要计算X,R控
制线和工序界线 基础——只要知道除以4
4小批试产
无法使用在低于500个之试
产,需较多样品/数据建立控
制
线
适用于20个以上之试产,PC线
已被规格定出了。
5控制界限
之调整
经常——工业上并无恒定不变
的系统
不必要——除非规格或目标调
整。
6机器之调
整
耗费时间——每次调整需在
80-150个产品之试作。
短时间——根据2个样品这结
果。
7抽样之频
率模糊,武断。 抽样规则-在两次停线/调整间
作
6次抽样。
8辨别力
弱——当无不良时,a risk
高,
当有不良时,β risk高,与规
格
关联性较小。
很强——以pre-control作出的
处理α risk低,最差的情况有
<2%。(当CPK=1.66时)β risk
〈1.36%
9计数图 P或C控制图不能够分出不同
缺点的重要度
计时值可以用加权比重来转化
成pre-control
10 经济性
昂贵——计算,纸上作业,较
多样品,较高的频率的取样,
较耗时的试产。
低廉——计算简单,最少的纸上
作业,少量样品,较低的抽样频
率,5个产品既可决定工序能
力。
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
绍兴怡东仪表有限公司宋汉冲
2000版IS09000 族标准自2000年12月15日正式发布以来,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的贯标热,
原来贯彻实施94版ISO9000族标准的组织也陆续换版。2000版标准虽然没有象94版标准那
样将统计技术作为独立的条款予以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弱化统计技术应用的要求。IS09001:
2000标准的8.1条明确规定,组织在策划并实施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时“应包
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同时在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4数据分析等条款也都有组织应确定使用统计技术的需求。统计技术的
方法有很多种,如统计抽样检验、实验设计、质量控制图等等。其中P 控制图,即不合格品率
控制图对于各种行业的规模大小不同的组织均能适用,是简单实用、易于掌握的一种方法。
笔 者参考QS9000质量体系要求中的统计过程控制(SPC)和自己的实践向读者介绍P 控制图。
1什么是P 控制图
用来记录和分析不合格品率(或不良率)及其变化趋势的图象,图上标有控制中心线和
上、 下控制限,以判定过程是否一直受统计控制,并用来帮助过程保持受控状态。
2P 控制图的应用范围
P 控制图是计数值中计件值的控制图,该控制图能应用于极限规检查零件或材料尺寸、目
测或器具检查产品外观、以定值确定质量特性等方面不合格品比率的场合,也可应用于材料利
用率、工作差错率等场合。一张P 控制图对于同一个过程或产品可以只对一个质量特性也可对
几个质量特性的不合格品比率进行统计分析。它既适用于抽取的样品数相同的场合,也适用于
抽取的样品数不同的场合。
3P 控制图的建立
3 1收集数据和分组
收集的数据必须来自于人、机、料、法、环(4MIE)相同的过程,收集时首先应确定监视或
测量一个或几个过程(产品)特性的不合格现象,然后确定样本的容量和样本组数。样本的容量
大小根据经验或以往数据来预测每一个样本中一般出现1~5个不合格品数来确定, 当样本容
量较大时,则可能不合格品数大于5。样本组数通常取为20~25 组,如包括更多的组数,则
能更好地检验过程的稳定性。每个样本的样品数n
应尽可能相等,以便于计算和作图,当然也
允许抽取的样品数不相等。样本的分组一般按运作的时间顺序(如:小时、日)来划分。各组的
样品数和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应在监控、测量过程中即时记录在P
控制图的数据栏内。
3 2计算不合格品率P
将收集的数据运用式(1)计算各样本组的不合格品率 Pi
Pr=(Pni/ni (i=1、2、3….k) (1)
式中: (Pn)i
为第i
个样本组的不合格品数;
n;为第i 个样本组大小,k 为样本组数。
3.3 在P 控制图上描点
在控制图上确定坐标刻度,将不合格品率作为纵坐标,样本组序为横坐标,纵坐标的刻度
值应从0到预计的最大不合格品率的1.5~2倍。坐标确定后,就把能上能下算得的Pi 值在P 控
制图上描出小圆点,并把相邻两点用细实践连接起来。
3 4计算平均不合格品率P, 画出中心线CL。
用式(2)计算出所抽样本总体的平均不合格品率P。
(2)
在P 控制图的纵坐标上对应的P 值处画一条水平粗实线,即为控制图的中心线 CL。
3 5运用式(3)和式(4)分别计算上、下控制限,并画线
上控制限: UCL=P+3[P(1+P)]1/2/N₁/2 (3)
下控制限: UCL=P-3[P(1+P)]1/2/N₁1/2 (4)
在P 控制图的纵坐标上对应的UCL 值和LCL 值处画一条水平虚线,即为控制图的上、下限
控制线。显见各样本组样品数n
相同时,上、下限控制线是一条直线,当n i 相差很大时就
出现了明显的凹凸形。
按照 QS-9000
质量体系——要求中统计过程控制(SPC)的规定,当各样本组的容量与其平
均 值相关不超过正负25%时,可用平均样本容量(n)来计算样本组的上、下控制限,这样可
大大 减少凹凸形,而且一般也不影响对控制图的分析。这时式(3)和式(4)就变成式(5)和式
(6)。
摘要:
展开>>
收起<<
预先控制图与传统控制图的优点特性传统控制图ControlChart预先控制图Pre-control1简单复杂——控制线的计算。简单——控制在规格宽度的中间的一半。2作业员之使用困难——只有画图,解读不清楚容易——绿色和黄色区,很实用。3数学知识具备——必须要计算X,R控制线和工序界线基础——只要知道除以44小批试产无法使用在低于500个之试产,需较多样品/数据建立控制线适用于20个以上之试产,PC线已被规格定出了。5控制界限之调整经常——工业上并无恒定不变的系统不必要——除非规格或目标调整。6机器之调整耗费时间——每次调整需在80-150个产品之试作。短时间——根据2个样品这结果。7抽样之频率...
声明:如果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的进行举报。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04-11 65
-
VIP免费2024-04-15 130
-
VIP免费2024-04-15 61
-
VIP免费2024-04-15 81
-
VIP免费2024-04-15 101
-
VIP免费2024-04-15 133
-
VIP免费2024-04-15 68
-
VIP免费2024-05-22 88
-
2024-10-07 339
-
2024-10-07 83
作者:多多猪
分类:专业资料
属性:13 页
大小:92.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