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针输液接口微生物侵入试验方案设计要点

VIP免费
多多猪 2025-07-25 10 2.02MB 3 页
侵权投诉
33.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研究报告
Research Report
临床输液管路系统上用无针连接件带替穿刺式连接件
(肝素帽)避免了因使用注射针将穿刺落屑引入输液系统的
风险,同时医务人员可以避免穿刺针意外扎手的风险。目前,
无针连接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较为广泛,一般与长期使用的
血管内留置导管(如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配合使用。
在避免上述风险的同时,由于无针连接件输液接口会被多次
使用(如输液、注射、冲管),如果在下次使用前不能对其
有效消毒,微生物就有可能进入输液系统,从而造成导管相
关血行性感染。
美国 FDA发布的《Intravascular Administration Sets
Premarket Notication Submission[510(k)]国家医疗器械技
术审评中心发布的《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
查指导原则》以及 YY 0581.2-2011《输液连接件 2部分:
无针连接件》都对无针连接件产品提出了微生物侵入试验的
要求。微生物侵入试验是指无针连接件所采用的特定消毒操
作程序的消毒效果的评价。由于目前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尚没
有相关文件对无针连接件输液接口的消毒操作程序进行明
文规定,在此情况下,作为无针连接件产品制造商,需要在
产品研发阶段开展微生物侵入的实验室研究,从而开发出适
用于自身产品的消毒操作程序。同时,该消毒操作程序应在
产品说明书中予以推荐,以指导临床使用。
本文拟结合 YY/T 0923-2014《液路、血路无针接口微生
物侵入试验方法》和以往开展试验评价的经验,对微生物侵
入试验方案设计要点进行解析。
1.消毒操作程序设计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消毒方式主要有两种:①采用无菌
棉片、棉签、棉球蘸取消毒剂进行消毒;②采用浸有消毒剂
的商品化消毒棉片、棉签、棉球进行消毒。
如上两种消毒方式都是通过反复擦拭完成的,即对无针
输液接口及周围部位采取“往复运动”“圆周运动”的方
法进行反复擦拭。经验表明,消毒手法可能会因人而异。
擦拭消毒的时间是影响消毒效果的关键因素,过短的消
毒时间可能达不到消毒效果,但考虑到临床护理的实际情
况,过长的时间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进行微生物侵入试验研
究时,应选择合理的消毒时间。
消毒剂类型也是影响消毒效果的另一关键因素。在选择
无针输液接口微生物侵入试验方案设计
要点
郝树彬 王文庆 刘兴翠 国宪虎 陈思彬 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山东省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重点实验室 (山东 济南 250101
收稿日期: 2018-12-07
文章编号:1006-6586(2019)05-0033-03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提要: 从消毒操作程序、技术路线、菌株、接种量和重复试验等设计要点入手,对无针连接件输液接口微生物侵入
试验方案的设计进行了解析。
词: 无针输液接口 微生物侵入 消毒操作程序 重复试验 试验循环 疲劳循环
Main Points of Microbial Ingress Test Protocol Design for Needless Infusion Access Port
HAO Shu-bin WANG Wen-qing LIU Xing-cui GUO Xian-hu CHEN Si-bin ShandongQualityInspectionCenterforMedicalDevices;ShandongProvincialKey
laboratoryofBiologicalEvaluationofMedicalDevices(ShandongJinan250101)
Abstract: Toanalyzethemainpoints of microbial ingress testprotocoldesignforneedlessinfusionaccess port,includingthedisinfectionoperating procedure,
technologyroute,strain,inoculumssizeandduplicatetest.
Key words: needlessinfusionaccessport,microbialingress,disinfectionoperatingprocedure,duplicatetest, testcycle,fatiguecycle
DOI:10.15971/j.cnki.cmdi.2019.05.013
.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研究报告
Research Report
消毒剂时,可参考美国 CDC 2011 年发布的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其
中,推荐消毒剂有氯己定、聚维酮碘、碘剂或 70% 酒精。
另外,目前临床上新兴了另外一种消毒方式,即采用消
毒保护帽进行消毒。消毒保护帽对无针输液接口的消毒不是
通过反复擦拭完成的,而是直接与无针输液接口进行鲁尔锁
定,使无针输液接口下次使用前一直处于“消毒 +保护”状
态。本文暂不涉及消毒保护帽这种消毒方式的探讨。
2.技术路线
微生物侵入试验可按图1的技术路线进行试验设计。
先,以规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代替临床使用时的自然污染
菌,对无针输液接口的接口进行人工接种并晾干;然后,
照预设的消毒操作程序对接口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以模拟
临床使用的方式连接无针输液接口并通过接口注射规定体
积的冲洗液;然后,对冲洗液进行收集和培养计数以对残留
微生物进行回收;最后,根据产品预期的使用次数对如上步
骤进行多次重复。YY/T 0923-2014《液路、血路无针接口微
生物侵入试验方法》也采用了该技术路线。见图 1
3.菌株选择
Intravascular Administration Sets Premarket Notication
Submission[510(k)]中推荐分别采用两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和
两种革兰氏阳性细菌用于试验。《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中建议采用 2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和
2种革兰氏阳性细菌,至少应是 1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和 1种革
兰氏阳性细菌,所选择用于试验的微生物应是临床输液感染
常见的微生物,可参考《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指南(2007(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发布)进行选择。
革兰氏阳性细菌一般推荐采用表皮葡萄球菌和 /或金黄
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一般推荐采用铜绿假单胞菌
/或肺炎克雷伯菌。这四种菌株都是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中发病率比较高的菌株;而且,这四种菌株经常作为典型菌
株广泛应用于各种检测和研究中,其生长特性比较容易掌
握,也比较易于获得。YY/T 0923-2014中也推荐了这四种菌
株。除了这四种菌株外,如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
也是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常见菌。另外,真菌感染在医院
血行性感染中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白色念珠菌作为常见病原
菌的真菌代表,也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侵入试验。
4.接种量设计
Intravascular Administration Sets Premarket Notication
Submission[510(k)]》和《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技
术审查指导原则》都规定了接种微生物的最低数量,即
10
3
cfu/ 产品,但没有规定上限。接种到消毒前的时间间隔内
要确保微生物晾干,而微生物悬液在晾干的过程中会有不同
程度的损失。YY/T 0923-2014推荐的接种量为5×10
3
cfu/
品,经验证,接种量为 5×10
3
cfu/ 产品时,可以保证消毒前
产品上的微生物保持 10
3
cfu/ 产品的水平。
考虑到无针输液接口的接口表面积较小,如果接种体积
过大,菌液会有不慎滑落的可能,而且体积过大会延长悬液
晾干的时间,不利于试验进行;而接种体积过小,有可能接
种误差会较大。根据实际经验以及参考国外文献数据,YY/T
0923-2014 推荐的接种体积为 0.01mL。另外,接种时应尽量
使悬液多点分布,这样,一方面更能模拟实际微生物的分布
状态,另一方面也能缩短悬液晾干的时间。
5.重复试验设计
重复试验就是在同一产品上对“人工污染微生物、执行
消毒程序、模拟临床注射、微生物收集培养”这一“试验循
环”进行重复操作,目的是模拟产品在临床上重复多次使用
的情况,验证在多次使用的情况下防止微生物侵入的持久
性。一般应根据产品在临床上的使用天数和每天的使用次数
进行重复试验的设计。假设某产品在临床上使用不超过3d
一天不超过 4次,则重复试验可设计为以固定时间间隔每天
进行 4次“试验循环”的操作,共进行 3d
制造商声称的使用次数一般都较多,如果模拟每次使用
进行试验,工作量将非常大,试验周期将非常长,会耗费大
量的人力和物力。YY/T 0923 推荐了一种简化的重复试验方
案,可以用图 2来表示。
1. 微生物侵入试验技术路线设计
2. 简化重复试验方案
35.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研究报告
Research Report
其中,“试验循环”即1次“人工污染微生物、执行消
毒程序、模拟临床注射、微生物收集培养”操作;“疲劳循
环”即单独的 1“模拟临床注射”操作;n代表“最大使用
次数”。一般认为随着“疲劳循环”的进行,产品性能会有
下降的趋势,最后 3次“试验循环”的微生物侵入试验应认
为能代表中间的使用次数。所以,YY/T 0923 中推荐只分别
进行起始 3次和最后 3次的“试验循环”操作。
6.小结
本文结合法规和标准要求,从消毒操作程序设计、技术
路线、菌株选择、接种量设计和重复试验设计等方面对无
针连接件产品微生物侵入试验方案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解析,
以期对无针连接件产品制造商的微生物侵入试验研究提供
帮助。
另外,本试验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样本量要求以及接受准
则。众所周知,相比于灭菌,消毒的无菌保证水平会低,
毒的样本总量越大,出现非无菌样本的数量也会越多。从这
个角度来讲,要求参与微生物侵入试验的每个样本都没有微
生物残留(即样本计数结果为0cfu,并以此作为本试验的
接受准则可能不太科学。作者认为,制造商可以采用具有统
计学意义的样本量,跟已上市产品开展微生物侵入试验对比
研究,以此证明产品的等同性或非劣性。合理与否,希望与
读者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 IntravascularAdministrationSetsPremarketNoticationSubmission[510(k)].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EB/OL].2011-03-24.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YY 0581.2-2011 输液连接件 2部分 :无针输液接口 [S].2011-12-31.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YY/T 0923-2014液路、血路无针接口微生物侵入试验方法 [S].2014-06-17.
[5]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07)[Z].2007.
[6] O'GradyNP,AlexanderM,DellingerEP,etal.Guidelinesforthepreventionofintravascularcatheter-relatedinfections.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M].
//Hospitalinfectioncontrol:JohnWiley&Sons,2011.
6.注册检验报告
送检样品应为成品,在已证明所检产品试样可代表终产
品对相关性能要求进行检测的前提条件下,申请人可在注册
检测过程中采用产品试样代替终产品进行检验。检验报告上
条款应与产品技术要求一致,并在具备医疗器械检验资质的
检验机构进行注册检验。
7.产品说明书
医疗器械产品说明书应符合相关的法规、强制性标准、
专标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可参考以下具体文件《医疗器械
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标准(强标、专标)及注册技术
审查指导原则对说明书的要求。此外,《广东省医疗器械说
明书编写指导原则》及临床正广泛使用的、对相应适应证的
疗效已被证实并得到公认的等价产品使用说明书也可参考。
8.结语
无源医疗器械种类繁多,特征千差万别,标准相对较少,
相应的指导原则也还在不断完善中,这就给无源医疗器械的
技术审评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为增强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的经
验累积,进一步提高注册审评质量,现将自己的个人心得分
享给大家,以期抛砖引玉,使无源医疗器械的注册技术审评
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6
)[Z].2014.
[2]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试行药品医疗器械相关许可并联审批的工作方案 [Z].2018-08-22.http://xxgk.gdda.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les/mobile/s10818/201808/359767.htm.
[3]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条件和备案管理办法 [Z].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7.
(上接第 6页)
摘要:

33临床输液管路系统上用无针连接件带替穿刺式连接件(肝素帽)避免了因使用注射针将穿刺落屑引入输液系统的风险同时bgEyfIBzwMKyU无针连接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较为广泛一般与长期使用的血管内留置导管(如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配合使用。在避免上述风险的同时由于无针连接件输液接口会被多次使用(如输液、注射、冲管)如果在下次使用前不能对其有效消毒微生物就有可能进入输液系统从而造成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美国FDA发布的《IntravascularAdministrationSetsPremarketNotificationSubmission510k》、国家bg术审评中心b直韩STD查指导原则》以...

展开>> 收起<<
无针输液接口微生物侵入试验方案设计要点.pdf

共3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如果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的进行举报。
作者:多多猪 分类:专业资料 属性:3 页 大小:2.02MB 格式:PDF 时间:2025-07-25
/ 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