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GMP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对比表(一般-无菌-IVD)2020.4

VIP免费
多多猪 2025-07-30 11 68.98KB 12 页
侵权投诉
第 1 页,共 12 页
No. 条款 内容 No. 条款 内容 No. 条款 内容
1 1.1.1 1 1.1.1 1 1.1.1
2 *1.1.2 2 *1.1.2 2 *1.1.2
3 1.1.3 3 1.1.3 3 1.1.3
4 1.2.1 4 1.2.1 4 1.2.1
5 1.2.2 5 1.2.2 5 1.2.2
6 1.2.3 6 1.2.3 6 1.2.3
7 1.2.4 7 1.2.4 7 1.2.4
8 *1.2.5 8 *1.2.5 8 *1.2.5
9 1.3.1 9 1.3.1 9 1.3.1
10 *1.3.2 10 *1.3.2 10 *1.3.2
11 1.4.1 11 1.4.1 11 1.4.1
12 1.5.1 12 1.5.1 12 1.5.1
13 *1.5.2 13 *1.5.2 13 *1.5.2
14 *1.6.1 14 *1.6.1 14 *1.6.1
15 1.7.1 15 1.7.1 15 1.7.1
16 1.7.2 16 1.8.1
17 1.8.1 17 1.8.2
18 1.8.2 18 1.9.1
医疗器械GMP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对比表
GMP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GMP_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GMP_IVD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合计123个条款,其中关键项目(标识“*”项)31个。 合计189个条款,其中关键项目(标识“*”项)37个。 合计218个条款,其中关键项目(标识“*”项)42个。
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
备组织机构图。
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
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
备组织机构图。
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
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备
组织机构图。
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图
,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
能。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
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规定;质量管理部门
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 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
,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
的权利。
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
能。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
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了规定;质量管理部
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 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
件,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
策的权利。
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否
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规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
能独立行使职能, 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否
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
任。
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
、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
任。
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
、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
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
人。
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
人。
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查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程序、批准人员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查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程序、批准人员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查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程序、批准人员。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
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
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
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
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核实企业负责人是否
组织实施管理评审。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
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核实企业负责人是否
组织实施管理评审。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
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核实企业负责人是否组
织实施管理评审。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
的要求组织生产。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
的要求组织生产。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要求组织生产。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查看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查看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查看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
管理者代表应当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
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
,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查看是否对上述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查看管理者
代表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的相关记
录。
管理者代表应当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
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
,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查看是否对上述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查看管理者
代表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的相关记
录。
管理者代表应当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
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
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查看是否对上述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查看管理者代
表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的相关记录。
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
器械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应当
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实际问题作出正
确判断和处理。
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否对专
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历作出规定;查看考
核评价记录,现场询问,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
器械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应当
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实际问题作出正
确判断和处理。
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否对专
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历作出规定;查看考
核评价记录,现场询问,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
械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应当有能
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判断
和处理。
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否对专业
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历作出规定;查看考核评
价记录,现场询问,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
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查看相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
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查看相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人员和操作人员。
查看相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应当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职检验人员。
查看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要求、岗位人员任命
等文件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应当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职检验人员。
查看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要求、岗位人员任命
等文件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应当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职检验人员。
查看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要求、岗位人员任命等
文件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与其岗
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
际操作技能。
应当确定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岗位,规定这些岗
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学历要
求)、工作技能、工作经验。查看培训内容、培
训记录和考核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与其岗
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
际操作技能。
应当确定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岗位,规定这些岗
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学历要
求)、工作技能、工作经验。查看培训内容、培
训记录和考核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与其岗位
要求相适应的培训,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
作技能。
应当确定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岗位,规定这些岗位
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学历要求)
、工作技能、工作经验。查看培训内容、培训记录
和考核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应当对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影响人员的健康进行管
理,建立健康档案。
凡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
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查看培训计划和记录:是否能够证实对在洁净室
(区)工作的人员定期进行了卫生和微生物学基
础知识、洁净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外诊试剂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
医学、检验学、生物学、免疫学或学等与所生产
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
确保具备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的能力。
查看企业对相关岗位人员的任职要求、学历证
培训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临时洁净室(区)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
导和监督
查看是否制定了相关文件,对临时洁净室的
人员 (包括外来人员)进出洁净区的指导和监督
作出了规定。
凡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查看培训计划和记录:是否能够证实对在洁净室(区
)工作的人员定期进行了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洁净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洁要求,制定洁净室(区)
工作人员卫生则。
查看工作人员卫生,是否对人员洁、进出
程序、洁净穿戴作出规定。
临时洁净室(区)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导
监督
查看是否制定了相关文件,对临时洁净室的人
(包括外来人员)进出洁净区的指导和监督作出
了规定。
人员进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
穿戴工作口罩、洁净工作、工作
现场观察人员进洁净室(区)是否按照程序进
行净,并按规定正确穿戴工作口罩、洁净
工作、工作鞋套
从事体外诊试剂生产的体人员,包括洁、
等人员应当根据其产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
行专业和安全防护培训。
查看培训计划和记录,是否对从事体外诊试剂生产
体人员,包括洁、维修等人员根据其产品和
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行了专业和安全防护培训。
企业从事高生物活性、高毒性强传染性
等有特殊要求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检验人员应当具
备相关岗位操作资格或接受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和
知识培训,合格上岗。
第 2 页,共 12 页
No. 条款 内容 No. 条款 内容 No. 条款 内容
19 1.8.3 19 1.10.1
20 1.9.1 20 1.10.2
21 1.9.2 21 1.10.3
22 1.10.1 22 1.11.1
23 1.10.2 23 1.11.2
24 1.12.1
25 1.12.2
16 2.1.1 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产品的生产要求。 24 2.1.1 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生产要求。 26 2.1.1 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产品的生产要求。
17 2.1.2 25 2.1.2 27 2.1.2
18 *2.2.1 26 *2.2.1 28 *2.2.1
19 2.2.2 27 2.2.2 29 2.2.2
20 2.2.3 28 2.2.3 30 2.2.3
21 2.3.1 29 2.3.1 31 2.3.1
22 2.3.2 30 2.3.2 32 2.3.2
23 2.4.1 31 2.4.1 33 2.4.1
24 2.4.2 厂房与设施的维护维修不应影响产品质量。 32 2.4.2 厂房与设施的维护维修不应影响产品质量。 34 2.4.2 厂房与设施的维护维修不应影响产品质量。
25 2.5.1 33 2.5.1 35 2.5.1
26 2.6.1 34 2.6.1 36 2.6.1
27 2.6.2 35 2.6.2 37 2.6.2
28 *2.7.1 36 *2.7.1 38 *2.7.1
37 2.8.1 39 2.8.1
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
再次进行消毒消毒剂种类应当定期更换
查看消毒剂配制或领用记录,是否按要求定期
换裸消毒剂种类
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洁要求,制定洁净室(区)工
作人员卫生则。
查看工作人员卫生,是否对人员洁、进出程序
、洁净穿戴作出规定。
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查看人员健康要求的文件,是否对人员健康的要
求作出规定,并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人员进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并
穿戴工作口罩、洁净工作、工作
现场观察人员进洁净室(区)是否按照程序进行
,并按规定正确穿戴工作口罩、洁净工作
、工作鞋套
直接接触和产品的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
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
产品的工作。
查看洁净间直接接触和产品的人员的体检报
告或健康证明,是否按规定时间进行体检,
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产品
的工作。
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
进行消毒消毒剂种类应当定期更换
查看消毒剂配制或领用记录,是否按要求定期更换
消毒剂种类
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
的管理规定。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
要求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穿
应当能够满足保产品和人员的要求。无
菌工作应当能够包盖全头发及脚部,
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查看洁净和无菌工作的管理规定;现场观察服
的符合性及人员穿戴的符合
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查看人员健康要求的文件,是否对人员健康的要求作
出规定,并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洁净工作和无菌工作不得脱落纤维颗粒性
物质。
查看洁净工作和无菌工作是否选择地光滑
、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颗粒性物质的
制作。
直接接触和产品的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
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
品的工作。
查看洁净间直接接触和产品的人员的体检报告
或健康证明,是否按规定时间进行体检,传染性
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
管理规定。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
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穿着
应当能够满足保产品和人员的要求。无菌工作
应当能够包盖全头发及脚,并能阻留
脱落物。
查看洁净和无菌工作的管理规定;现场观察服装
符合性及人员穿戴的符合
洁净工作和无菌工作不得脱落纤维颗粒性
质。
查看洁净工作和无菌工作是否选择地光滑
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颗粒性物质的材料
作。
生产、行辅助布局应当合理,不得
互相妨碍
生产、行辅助区的布局应当合理,不得
互相妨碍原文遗漏能是排版疏失】
生产、行辅助区的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
妨碍
厂房与设施应当所生产产品的特性、工艺流
相应的洁净级别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使
厂房与设施应当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特性艺流
相应的洁净级别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布局
使
厂房与设施应当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特性、工艺流
相应的洁净级别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和使
生产环境应当洁、符合产品质量需要相关技
术标准的要求。
生产环境应当洁、符合产品质量需要相关技
术标准的要求。
生产环境应当洁、符合产品质量需要相关技术
标准的要求。
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确保部环境不
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要应当进行验证。
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确保厂房部环境不
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要应当进行验证。
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确保厂房部环境不能
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要应当进行验证。
厂房应当确保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
能不会直接间接地受到影响。
厂房应当确保生产和贮存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
能不会直接间接地受到影响。 厂房应当确保生产和贮存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
能不会直接间接地受到影响。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湿度通风控
条件。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通风控
条件。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通风控制条
件。
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和应当根据特性采取
必要施,有效防止昆虫或其他动物进
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相关设施。
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根据产品特性采取
必要施,有效防止昆虫或其他动物进
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相关设施。
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根据产品特性采取
施,有效防止昆虫或其他动物进
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相关设施。
生产区应当有足够空间,并与产品生产规、品
相适应。
生产区应当有足够空间,并与产品生产规、品
相适应。
生产区应当有足够空间,并与产品生产规、品
相适应。
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原、包装材料、中
、产品等贮存条件和要求。
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
、产品等贮存条件和要求。
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中品、
产品等贮存条件和要求。
仓储区应当按照验、合格、不合格、退
等进行有序、存放类材料和产品,便于
检查和监控
现场查看是否设了相关区并进行了标识,对
是否按规定区域存放,应当有各物品
贮存记录。
仓储区应当按照验、合格、不合格、退货
等进行有序、存放类材料和产品,便于
检查和监控
现场查看是否设了相关区并进行了标识,对
是否按规定区域存放,应当有各物品
贮存记录。
仓储区应当按照验、合格、不合格、退
等进行有序、存放类材和产品,便于
监控
现场查看是否设了相关区并进行了标识,对
是否按规定域存放应当有各物品的
记录。
应当配备与产品生产规、品、检验要求相适
应的检验场所和设施。
对照产品生产工的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
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条件。
应当配备与产品生产规、品、检验要求相
应的检验场所和设施。
对照产品生产工的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
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条件。
应当配备与产品生产规、品、检验要求相适应
的检验场所和设施。
对照产品生产工的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检验
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条件。
应当有洁的生产环境。区的面、周围
环境等不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
区应当远离污染空气和水等污染源的
现场查看生产环境,应当洁、无水和杂草
区的面、周围环境等不应对产品
的生产造成污染。检查面、道路情况及减
少露土扬尘施和区的绿化以及垃圾
闲置物品等的存放情况。
应当有洁的生产环境。区的面、周围
等不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染
区应当远离污染空气和水等污染源的区
现场查看生产环境,应当洁、无水和杂草
区的面、周围环境等不应对产品的生
造成污染。检查面、道路情况及减少露土
扬尘施和区的绿化以及垃圾闲置物品
等的存放情况。
第 3 页,共 12 页
No. 条款 内容 No. 条款 内容 No. 条款 内容
38 2.8.2 40 2.8.2
39 *2.9.1 41 2.9.1
40 2.9.2 42 2.10.1
41 2.9.3 43 2.10.2
42 2.10.1 44 2.10.3
43 2.11.1 45 2.11.1
44 2.12.1 46 2.12.1
45 2.13.1 47 2.13.1
46 2.14.1 48 2.14.1
47 2.15.1
49 2.15.1
48 2.16.1 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
49 2.17.1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50 2.18.1 ≥0.5μm ≥5μm
51 2.19.1 3,500 0 5 l
52 2.20.1 350,0O0 2,000 100 3
53 2.21.1 3,500,000 20,000 500 10
54 2.21.2 50 2.16.1
55 2.21.3 51 2.17.1
56 2.21.4 52 2.18.1
57 2.22.1 53 2.19.1
区、生区和辅助区的应当合理,
不得对生产区有不影响。
区、生区和辅助区的布局合理,不得对
生产区有不影响。
应当根据所生产的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要求,确
定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过程,
避免生产中的污染
查看相关文件,是否明确了生产过程的洁净度级
;现场查看是否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内进
行生产,是否能避免生产中的污染
生产厂房应当设置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
的设施。洁净室(区)的门、窗及安全门应当密闭
,洁净室(区)的门应当洁净高的方向开启
空气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区)之间静压差
大于5,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静压差
大于10,并应有指示压差装置
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指示压差装置空气洁净
级别的洁净室(区)之间以及洁净室(区)
与室外大气静压差是否符合要求。
应当根据外诊试剂的生产过程制,确定在相
级别的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过程,避免
产中的污染
查看相关文件,是否明确了生产过程的洁净度级别
;现场查看是否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内进行生
产,是否能避免生产中的污染
必要,相洁净级别的不同功能区(操作
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现场查看相洁净级别的不同功能区(操作
),污染高的区应当与其相保持适
当的压差梯度
空气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区)静压差
大于5,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静压差
10,并应有指示压差装置
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指示压差装置空气洁净
的洁净室(区)之间以及洁净室(区)与室
外大气静压差是否符合要求。
管内的无菌医疗器械需要在
10,000100洁净室(区)内进行
工(灌装封等)的无菌医疗器械或
的配件,其末道清洁处理、组
封口的生产区和不经洁处理的部件的
生产区应当不低于10,000洁净度级别
同级别洁净室压差梯度应当合理。
查看相关文件,是否明确相同级别洁净室压差
梯度,现场查看是否符合要求。
血液髓腔非自然腔道直接间接接触
无菌医疗器械或的配件,其末道清
处理、组封口的生产区和不经
洁 处 理 的 部 件 的 生 产 区 应当不
100,000洁净度级别
酶联免疫吸附试试剂免疫荧光试剂免疫发光
试剂酶链反应(PCR试剂试剂
学法试剂细胞基、准品与质品、酶类
原、体和其他活性类的配制及分装等产
品的配、包分装点膜干燥切割贴膜
以及内包等,生产区应当不低于100,000洁净
度级别
与人体损伤表面粘膜接的无菌医疗器械或
的配件,其末道清洁处理、组
封口生产区和不经处理的件的
应当不300,000
阴性阳性血清、质血液制品等的处理操作,
生产区应当不低于10000洁净度级别,并应
当与相保持相对负
与无菌医疗器械的使表面直接接触、不需
处理使装材,其生产环境洁净度级
的设遵循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级别
的原则,使装材料的质量满足所包
菌医疗器械的要求;若初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
器械使300,000
洁净室(区)内生产。
无菌物分装处理操作,操作区应当符合
100洁净度级别
有要求或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工的无菌医疗
器械(包括医用材料),应当在10,000
100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 普通类化试剂的生产应当在洁环境中进行。
洁净工作服清干燥间、洁具、专工位器具
末道清洁处理与消毒的区空气洁净度级别
可低于生产区一个级别不得300000
无菌工作当在10,000
洁净室(区)内。
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符合表规定:
洁净室(区)应当按照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工
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合理布局
、物应当合理。一洁净室(区)内
或相洁净室(区)的生产操作不得互相交叉
污染
现场查看洁净室(区)的人、物是否合
理,是否能够避免交叉污染
洁净室(区)和洁净室(区)之间应有缓冲
施。
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指标应当符合医疗
器械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
查看环境检报告,是否符合级别的标准
YY0033)要求。
洁净
尘粒最大允许数/m3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当与产品生产
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温度
1828,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现场查看温湿度装置及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浮游/m3沉降/
洁净室(区)的管、进回风口布局应当合
理,水、气输送线接口处应当
密封,照明具不得悬吊100
洁净室(区)内操作应当光滑、平、不脱落
尘粒纤维,不易积尘便于清洁处理和消毒 10,000
生产应当设置防尘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
的设施。 100,000
洁净室(区)的门、窗及安全门应当密闭,洁净
室(区)的门应当洁净高的方向开启洁净
室(区)的内表面应当便于清洁,不受清洁和
的影响。
洁净室(区)应当按照体外诊试剂的生产工艺流
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合理布局,人
、物应当合理。一洁净室(区)内或相
洁净室(区)的生产操作不得互相交叉污染
现场查看洁净室(区)的人、物是否合理
,是否能够避免交叉污染
100的洁净室(区)内不得设置地漏洁净室(区)的管、进回风口布局应当合理
,水、气输送线接口处应当密封
,照明具不得悬吊
在其洁净室(区)内,水地漏应当有适当
的设计和维护,并安装易于清且带空气阻
能的置以防水系
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当与产品生产工
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温度应当制在18
28,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现场查看温湿度装置及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洁净室(区)内使空气等工艺用气均
当经过净处理。
现场查看工艺用气的净处理装置及,
艺用气是否经过净处理。
洁净室(区)和洁净室(区)之间应有缓冲设施
摘要:

第1页,共12页No.条款内容No.条款内容No.条款内容11.1.111.1.111.1.12*1.1.22*1.1.22*1.1.231.1.331.1.331.1.341.2.141.2.141.2.151.2.251.2.251.2.261.2.361.2.361.2.371.2.471.2.471.2.48*1.2.58*1.2.58*1.2.591.3.191.3.191.3.110*1.3.210*1.3.210*1.3.2111.4.1111.4.1111.4.1121.5.1121.5.1121.5.113*1.5.213*1.5.213*1.5.214*1.6.114*1....

展开>> 收起<<
医疗器械GMP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对比表(一般-无菌-IVD)2020.4.xlsx

共12页,预览1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如果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的进行举报。
作者:多多猪 分类:专业资料 属性:12 页 大小:68.98KB 格式:XLSX 时间:2025-07-30
/ 12
客服
关注